公司动态

党建让空心村变得坚实(前沿观察农村党建调研

始镇长治村党员干部和食用菌专家调研杏鲍菇生长情况。刘启珍 摄:白塔镇梅阳村党员干部开展健康科普活动。辛佳英观赏了白塔镇凤坂村的风光。林双伟 摄 “雷奶奶,您来了!”临近午饭时间,在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西栏乡西栏村老人食堂里,党员、助老志愿者雷发全正忙着招呼前来入座的老人。西栏村常住人口137人,其中60岁以上79人。 “服务好老人,让孩子在外过得轻松,是我们的责任。”西兰村支书雷章华说。随着大量农村青年劳动力涌入城市,农村常住人口比例下降,许多人失业。不少村庄面临党组织职能薄弱、公共服务缺失、产业发展薄弱等问题。近年来,罗源县制定出台了《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引领和推进空心村服务管理的多项措施》,重点夯实组织基础,强化基础服务,打造产业特色,探索利用组织优势解决空心村管理难题。建立一个强大的组织并将人们聚集在一起。 “多位书记普米打带头学习,与发展真理相伴,让‘高质量发展’、‘新质量生产力’这几个字活灵活现!”这两天,白塔乡南阳村党支部带领、联合塔里、白塔等周边四个村组织开展了四中全会精神集中学习。在党的二十届中央全会上,一位南阳村党员说。 “空心村党员寥寥无几,组织生活很难开展。”南阳村第一书记感触颇深。按照“区域就近、互惠互利、集团发展”的原则,罗源县将全村划分为40个片区,组织大村联建、村党组织强、村协会空心共建。通过组织日常生活接头、联合举办主题晚会、主题日活动,增强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陈俊峰亲眼目睹了共学共建所进行的“蜕变”:现在不仅人多了,可用的资源也多了,组织的生活内容也更加丰富了。 “以前,很多村庄的一体化建设是从县里甚至市里请党校老师来授课,还安排到先进村走访,看看其他村有什么好的经验。 “党员听了、学了,积极性也提高了。”陈俊峰说。在一些空心村,村党员年龄偏大,发挥作用的积极性有限。目前,罗源县探索出了党员制度管理的管理模式,将党员参加党组织生活等方面纳入积分体系,设置参与志愿服务奖励积分,每月在墙上展示党员积分。积极参与党员服务活动加1分;走访帮助困难群众加2分……走在桂林村,村广场上,党员积分一目了然。村庄。通过积分制度,大家更加积极地参与组织生活。”桂林村党支部书记郑勤说,“不仅村内党员积极参与,我们还帮助群众在微信群里在线‘接单’发帖,外地党员也可以远程‘接单’、索取服务。”党组织强不强,“头鹅”是关键。罗源县新时代继续深化“堡垒工程”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积极从村大学生、外籍专家、退役军人等中选拔后备村干部。2018年,黄钦成为起点镇长治村干部。“我们在工作中发现,村里的古榕树下,不仅是村民乘凉的好地方,也是日常交流的场所。”黄勤说,所以他牵头创建了“榕树下讨论平台”,不仅要讲政策,还要收集群众意见。 2021年,黄钦被推荐当选为上长治村委会支部书记,服务下沉,送到群众心里。大部分村庄地势较高,错落有致。户整理需求、资源、项目“三清单”,难以及时足额满足部分民生需求。在此基础上,推动县级部门组织制定5类48项服务清单,定期开展分组服务。对于人口相对密集、需求较大的村庄,积极推动公共资源下沉,体现周边村庄。白塔乡冯板村人口相对集中,基础条件良好。 “有了支持“镇政府和农村信用社合作,设立了便民金融服务点,并有专人值守,让老人足不出户就能取款。”丰板村第一书记陈宜斌说。“以前,我要到城里领取养老金,到了之后,多次输错密码,账户又被锁了。”很难!”80岁的林杏春详细讲述了这些变化。“现在你可以拿到村里的养老金,还有工作人员帮助你。”农村左撇子老人很多,看病、养老的需求很大。2023年,丰坂村党支部组织开展党员入户集中调查,不少偏远自然村老人提出“看病路远、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丰坂村联合周边6个村,积极与县卫健委对接,推动白塔乡卫生院丰坂院区在村设立。不仅有驻扎的医生和护士,每周一、周三、周五还有县总医院、中医院的专家来诊。今年上半年,丰班院区收治的患者占乡卫生院收治患者总数的60%。今年3月,74岁的陈大爷突然出现胸痛。丰班医院医护人员诊断他有心肌梗塞风险,立即进行处理。同时,他联系上级医院进行转诊,帮助老人得到及时救治。 “我们为村里老人打造了一张‘家庭医生联系卡’,针对偏远自然村,我们也合作“依托社工提供流动诊疗服务。”白塔乡卫生院主任张世国说。公共资源下沉,社工将得到补充。罗源县采取公益服务、项目信托、低成本补贴等方式,推动社会组织深度参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和保障。今年年初,丰坂村引进成丰县青委等社会组织,建立社会服务站,开展社会服务工作。 90后党员、社工辛佳英在王岩村走访时,看到一位80多岁的独居老人,拄着一根细竹棍当拐杖,不停地行走,他联系县企业关爱,为其捐赠了20双防滑拐杖。o 村里的困难老人。 “老人家真的很渴望照顾和陪伴。”辛佳英和同事们在村里积极组织散步、健身操等活动,和很多老人成了朋友。 “每逢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他们都会组织包粽子、包月饼等活动,非常热闹!孩子不在身边的时候,他们就像儿子女儿一样,非常亲密。” 74岁的村民黄细梅笑容满面。求进步,又走产业振兴之路,创业留人,打通双向吸引、人与产业畅通流通,是解决空心村问题的关键。 “各村情况不同,产业发展不可能‘一刀切’。”罗源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ty 委员会。罗源县根据发展水平、资源禀赋、产业特色等标准,将全县110个空心村划分为稳定提升型、文化传承型、民族团结型、特色产业型等多种类型。适宜农耕的,受益于农业;适宜旅游的,受益于旅游业。到达西兰乡阳平村,青山绿水,黑瓦青砖,白墙飞檐。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一个出了名的肮脏村庄。昔日,由于石板产业的大发展,阳平村尘土飞扬。 2016年以来,随着石板产业逐渐退却,村民外出务工,村里也逐渐有了人口。如何寻找适合该村的发展路径转变?两村委会资源整合村里有保存较为完好的明清古建筑16座,建筑面积占全村总面积的80%。明清时期,造就了40多位士大夫……“很多古村落因为旅游文化而走红,这或许是一条可行的路!”阳平村党支部书记肖有培建议。当时,村里很多古屋都急需修缮。 “不少村民外出务工,修缮积极性不高。”正因为如此,两个村委会挨家挨户工作,发挥有能力的外地人和热心村民的作用,对16栋古民居进行了保护性修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盘活闲置古宅资源,引入中式主题民宿等业态。萧友佩惊喜地看着:“人气渐渐的高起来了。”“发展也是很多空心村面临的问题。如今,依靠党建、共建,各村组班子、形成合力,实现了致富。以前中坊镇下湖村是一个无产业、无名气、无收入的空心村。2019年,下湖村开发连绵起伏的山峦,发展桃花产业,举办“桃花节”,为村里赚到了“第一桶金”。从此,下湖村规划了多个文化旅游项目,已成为附近著名的“网红村”。下湖村成立了,但周边的满墩、叠石、王沙三个村还在寻找出路。2021年,四个村将联手整合资源清单,建立联合组织开发、联合服务开发、联合产业发展的机制。伊斯特村有茶叶、糖橙等特产。游客来参观,除了欣赏美景,还可以带农业专家回家。”下湖村党支部书记兰建国说,如今,特色产业带动了4个村共170名留守村民回家就业。“空心村的党建已经扎实了。关键是要围绕“人”字进行反抗。当群众身边有了组织,群众需要帮助的时候,群众的收入有保障了,村子就能改变。 “罗源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每日人物》(2025年11月11日,第19页)
上一篇:点评丨强不等于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