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中埃合作纪录片全球观看量突破1000万次
11月5日,中阿广播电视音频内容与技术交流现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展示吸引了参观者。记者罗斌/视觉重庆 重庆日报讯(新渝报记者 何春阳 周游)11月5日,渝州宾馆长江厅外,一条文明交往长廊洋溢着光彩。作为第七届中阿国家广播电视合作论坛的重头戏,中阿广播电视音频内容与技术交流展已落下帷幕。中阿两国各大媒体、科技企业、文化机构齐聚一堂,呈现一场跨越山海、心连心的视听盛宴。走进展区,西斯联合布森国际传播中心与埃及国家媒体管理局,以“长江”和“尼罗河”为主题双方共同制作的五集纪录片《长江与尼罗河相遇》从“重庆白鹤梁与埃及尼罗河源头联合申报世界遗产”出发,延伸到中埃两国关于文化保护、文化遗产和城市发展的共同主张,成为双方标志性成果。该片将于9月2日在埃及国家文明博物馆举行海外首映仪式,将通过西部国际传播中心境内外平台、埃及国家电视卫星频道、新闻频道、纪实频道、尼罗河国际频道同步播出,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良的制作,累计播放量已突破千万,成功搭建了中外对话的桥梁。中埃、中阿文明。本次展览汇聚了埃及国家媒体管理局、阿拉伯广播联盟、半岛电视台等阿拉伯代表,以及西方国际传播中心、大陆传播中心等中国机构。共有15个企业展位和3个非遗展位全面展示了中阿广播电视音频领域合作的成果和未来潜力。展厅内,视听技术的创新力量引人注目。比如,中国广播电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设计建造的科摩罗广播电视中心大楼,这是中国政府援建的第一个国家广播电视中心,见证了中国在相关领域的扎实贡献。此外,蜀绣、重庆面塑、梁平木版年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展示,为这场现代科技盛宴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讲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主编:杜轩 发言时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上一篇:如何定义“七八满”?学会这3招,吃对了就能真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