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国产脑机接口芯片首次应用于临床。术后1个月,
医生和工程师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
经过康复训练,患者恢复了功能。 (湖北日报通讯员 刘坤伟 摄)
湖北日报讯(记者龙华、故事熊乃、聂文文、唐岩)“现在我能感受到手腕的力量,我对康复充满信心,也许我能创造奇迹。” 11月14日,在武汉协和医院康复室,51岁的大河(化名)缓缓抬起右手,紧紧握住面前的水瓶,完成了一个对他来说意义重大的动作。这个看似简单的概念标志着脑机接口技术临床转化的重大进展。
从脑机接口的临床测试到国产芯片的植入,从脑肿瘤边界的精确界定到脑电信号的采集和促进神经康复……一年前,联盟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医院完成了全国首例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高通量脑机接口临床测试及应用运行。近日,该院再次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将国产脑脑接口植入偏瘫患者大河脑部。
两年前,河南大河患脑梗塞,导致右侧身体瘫痪,右手基本丧失功能。尽管随后进行了康复治疗,并尝试了一个月的无创脑机接口训练,但效果不佳,右手功能也没有明显改善。经过协和医院脑接口专家全面检查并与患者家属充分讨论后决定进行脑接口手术。
9月22日,该院神经外科主任姜小兵教授团队为大河完成了首例“汉造”脑接口装置的临床植入,并成功采集了他大脑感觉运动区的神经信号。
姜小兵介绍,手术采用“国产”高端脑机接口技术,将芯片精准植入患者颅骨内,既保证了信息采集的质量,又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手术风险。手术后,当患者的“意念”推动手指进行伸展或抓握时,系统可以控制患者佩戴的气动手套完成相应的动作,从而促进患者自身部分神经的恢复,加快足部功能的康复。
手术后,大河恢复良好,没有出现并发症。植入芯片性能稳定ble,解码神经信号的准确率始终保持在 95% 以上。经过一个多月的系统训练,他的右腿肌肉力量明显提高,手臂可以轻松举起。他原本不能动的拇指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可以完成连续拿水瓶喝水的动作。
本次手术使用的芯片来自武汉中华脑机集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华脑机”)。这也是“国产”脑接口首次应用于临床。该芯片是侵入式脑机接口的关键组件。其功能包括:实时脑电信号处理、数据压缩与传输、算法加速、控制控制等。
今年2月,协和医院与中华脑机联合成立院企联合实验室旨在进行神经胶质瘤-计算机接口和灵活的脑-计算机-计算机接口系统的研究。目前,实验室团队已开始针对脊髓损伤患者。脑机接口芯片临床植入研究工作。 上一篇:开州计划五年累计投资2.75亿元,保障崖柏科研投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