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配备11.8万套“高精度”应急救援装备 重庆基层应

近日,沙坪坝区磁器口街道沙慈巷滨江新增两座应急卫星预警响应设施。别看它个头小,关键时刻却能“搞定事情”。一旦发生水位上涨、山体滑坡等情况,即使断网、断电、断电路,它也能立即“说话”,提醒人们撤离。重庆配备“高精度”救援装备11.8万套。同时,加强应急队伍管理,提高人力装备融合水平,积极推动应急管理能力在“141”基层智慧治理体系中深度融合。本土风险防范、预警应对、预防风险转移、及早处置的实效全面提升,基层应急响应实现“10分钟”。 “黑科技”扎根草丛根深蒂固,“被动应对”变“主动防控” 近日深夜,涪陵区应急救援支队接到消息,一名游客在武陵山国家森林公园游览时迷路被困。救援队到达现场后发现,山林内植被茂密,且已是深夜,救援难度较大。危急时刻,救援队迅速动用大疆T100无人机。其热成像技术穿透黑夜和茂密森林,迅速捕捉到被困游客的热源信号。最终,游客被成功救出。智能设备赋能危险源监测、预警、处置,推动应急管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变。沙坪坝区磁器口街道沙磁巷河边安装的两座应急卫星预警响应设施,已成为一道“风景线”该地区是我市重点防洪区域,使用卫星预警设施后,一旦涨潮威胁到附近群众,该设施就能第一时间发出预警信息和搬迁指示。应急设施也被“固定”在武隆区羊角街道新平村地质灾害监测点。当存在山体滑坡风险时,即使在断电等极端情况下 停电、停电、电路断路等情况,设施可以进行预警,提醒当地人员移动,同时返回实时图像,帮助应急管理部门进行远程指挥调度。截至目前,重庆已创新建设应急卫星预警响应设施1409套,覆盖41个区县835个乡镇(街道)。 “我市共配备11.8万套 应急救援装备增加8.3万台“从2022年底开始,装备首次实现了系统化、分级化、模块化,实战能力大幅跃升。”市应急管理局相关人士介绍,具体到乡镇层面,按照“标配+选装”的模式,皮卡、370MHz对讲机、北斗终端、卫星电话等级别达到乡镇级。 “人与套装的默契”显着提高了土著群体的战斗能力。围绕基层应急救援“最后一公里”,重庆还加强应急队伍管理,提高人员融合和服装水平,确保各类突发事件能够第一时间高效处置。前阵子,荣昌区安福街一处大门发生火灾。 荣昌区应急指挥中心立即启动“联合行动”建立机制同步出动区应急救援支队和消防救援力量。得益于日常的“联训联训”奠定了双方合作的基础。应急救援队伍有远见,负责现场监视、群众疏散和设备运输。消防员致力于专业消防工作。火灾很快被扑灭,未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损失。在扑灭森林火灾时,合作的价值还体现在“人力+装备”的精准配合上。今年森林火灾橙色预警期间,大渡口应急救援支队采用无人机空中巡逻、车辆巡逻、徒步巡逻等方式,携带油锯、空气灭火器等设备,对森林防火林内的相关森林防火设备进行巡逻。这不仅保证了火灾的早发现、早处置,还让队员们带着装备“懂跑”,进一步提高了应急救援的有效性。市应急管理局相关人士透露,按照《重庆市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管理办法》,重庆正在推动高素质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要求区县级支队全面配备专职救援人员50人以上,乡镇大队专兼职人员融合,总人数达到20人以上。 人和专职人员稳定10人,开展全市应急救援队“大点试验”,全面整合应急力量本土基础。同时,随着技术和实战化训练的加强,本土救援队的行动能力也得到了加强。建设新型配送设备,促进人衣融合,提质增效。目前,我市应急救援队伍已形成灾害报告、快速机动、音视频回传、早期救援四类早期反应能力。他们可以在到达现场后10分钟内做出反应,并在10分钟内返回音视频,为后方指挥、调度和总体决策提供关键支持。 “141”数字化应急指挥调度一体化“一盘棋” 今年暴雨期间,阜宁区义和街一段因暴雨出现大面积积水。接到信息后,街道“141”基层智能管理平台自动生成处置预案,并第一时间通知应急救援队。救援人员赶到现场,48分钟后完成排水作业。高效迪的背后疫情的发生,离不开涪陵区“大安全、大应急”体系的支持。据涪陵区应急管理局相关人员介绍,“大安全大应急”架构构建了“1+n+1”架构,1个驾驶舱(隐患“一张图”、监测预警“一张网”、安全调度“一盘棋”)、n个安全情境(包括城市生命线、公共安全、劳动安全、自然灾害等(重庆政务快运总站))。 系统与三级管理中心配合,实现“可视、监控、预警、快速处理、分析”功能。重庆高新区“基层智慧治理平台”也在强降雨救援行动中显现成效。平台利用智能传感设备实时检测降雨强度、水深、水域面积等。时间。如果各项指标超过预设的阈值,中心管理将根据三级自动下达指令。与传统处理模式相比,这种数字化处理方式提高了应急响应效率60%以上。在南川区头渡镇,传感设备实时“监控”金佛山“178”环路热门露营点。一旦出现异常,信息立即回传aLOOP智慧防洪安全应用场景,并接入“141”基层智慧治理平台,产生“科技预警+电网响应”。 “防洪工作从‘人力承载’转向‘智能防护’,减轻了基层应急人员的负担,各人有更多精力排查其他隐患。”头渡镇应急管理所工作人员蔡明伦感慨地说。相对值市应急管理局埃文特人士介绍,通过推进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并与“141”本土智慧管理系统深度融合,打破数据壁垒,打牢数字化“基础”,数字化应急响应将更加有力,城市安全更加可控。新渝报·重庆日报记者朱婷主编:陈丹丹发言请遵守新闻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