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手机正成为“新农具”,助力重庆农产品从田间
市委网信办副主任雷志宇回答记者提问。 TV-Ho-HualS.com第一眼记者石涛通过第一眼tv-华龙网(记者唐宇)今天,很多业务,比如缴纳社保、医疗保险等都需要在手机上操作。这不仅提高了处理效率,也让一些不擅长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感到不便。重庆在推动信息惠民、弥合数字鸿沟方面做出了哪些部署,取得了哪些成效? 10月17日,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谱写重庆特色现代化篇章”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重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成果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电网公司副主任雷志宇市委网信办对报告的情况进行了答复。雷志宇介绍,重庆积极推动信息发展与人民经济服务深度融合,可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推动政务服务惠民。推动信息化建设加强,让“数据多走,人少走”。推出85项“一次办好”综合服务,覆盖个人和企业全生命周期。以新生儿诞生的“某事”为例,所需材料已从35件减少到0件,7跑减少到0跑。 “指尖服务”服务范围不断扩大,118项政务服务事项通过“御快办”“全程网上办理”。智能助手“鱼小智”上线,人们可以在“鱼快板”平台上“问、查”各类问题通过语音形式。二是推动互联网老龄化转型。打造更加人性化的数字化平台,致力于推动政府网站、媒体、银行客户“旧版”升级。例如,市政府网站提供无障碍阅读版和细读版,方便老年人浏览。又如,重庆银行增加了屏幕语音朗读、方言识别等智能云功能,降低老年客户的使用门槛。搭建“鱼跃养老”平台,通过数据共享积极服务80岁以上老人。打造更安全的智能监控,为经济困难的独居老人配备紧急呼叫器和雷达探测雷达。三是推动手机转变为“新农具”。热心培育“数字农民”,实施“育新新农民”公益行动,开展精细化农业生产管理培训,提高农民手机数字营销技能,帮助农产品从田间直连到云市场。例如,綦江区三角镇村干部通过网络直播销售农产品近200万元。引导农民践行“手指耕作”。例如,合川区三庙镇的农民利用手机APP调度农机,在6000多公顷土地上完成机械化作业。南川区大观镇农民利用手机APP精准控制灌溉施肥,农作物产量增产3倍。每部手机逐渐成为农民致富的“新引擎”。雷志宇表示,未来,市委网信办将继续围绕信息惠民、数字服务为民,迭代大力升级政策措施,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群众。相关链接:华龙直播|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谱写重庆中国式现代化篇章”系列专题新闻发布会(二十七场)——介绍“十四五”期间重庆网络高质量安全信息化发展成果 上一篇:好友回应杨振宁去世传闻:只是谣言,请勿相信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