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街上有卖月饼的摊位。中秋节才过去10天,月饼却早已从超市消失了。然而,近日,成都街头出现了出售“10元15块”的低价散装月饼摊位。 10月16日,封面新闻记者走访发现,这些散装月饼已经包装好,只标注口味,没有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表等必要信息,市民对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存有疑虑。价格暴跌!如果10块钱能买到15个散装月饼会是什么样子? “10元15个,5元6个,错过了就等明年吧!” 10月15日晚,武侯区三环路内,一辆小卡车开始销售月饼,车厢内堆放着独立包装的月饼。消费者可以混合选择椰奶月饼等不同口味的月饼vor、菠萝味、茯苓味、红枣味、龙眼味。记者发现,月饼简单地用透明塑料袋包装,上面印有经典的红色新都冠生园标志。他们只有口味信息,缺乏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表等必要信息。“月饼生产多久了?为什么我们没有得到任何信息?”一位犹豫不决的市民问道。商家在纸箱上展示了生产日期,摊主立即拿出一个纸箱,说明散装月饼是用大纸箱包装的,纸箱外面印着“9月9日”的生产日期。当被问及保质期时,摊主回答“6个月”。 “是从真正的冠生园工厂拿来的,原来是礼盒装的,一盒要几百块钱。”摊主表示,每年中秋节过后,工厂都会把月饼“切”回来。礼品盒并包装批发。愿意批发的商人,然后将货物带到街上出售。摊主还展示了一个印有“冠生园”字样的包装纸盒,但记者发现该纸盒是用来装粽子的。 “散装月饼容易卖吗?”记者问道。 “当然,我的车有2000公斤,现在只剩下200公斤左右了。”摊主说,有人买来吃,有人买来喂狗,还有人说想挖月饼馅儿做甜点。厂家确认月饼已被退回,消费者食用前应观察外观。 “确实是工厂包装的。单个月饼没有具体信息,因为它是从礼盒中拆下来的。之前的礼盒应该有信息。” 10月16日,封面新闻记者致电新都区冠生园食品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也证实了摊主的说法。散装月饼只标注口味。 “散装月饼这两天才上市,月饼的保质期很短,吃之前还是要观察一下外观是否饱满,如果有霉变就不能吃了。”工作人员表示,厂里的月饼已经清仓,路边看到的低价月饼都是由零售商独立处理和销售的。由于没有明确的保质期提示,市民在食用月饼前需确认其状态。多地出台监管措施,要求对回收月饼进行集中统一销毁。从目前成都街头卖月饼的现象来看,市民缺乏获取生活、添加剂等必要信息的渠道。过量或过期食用会带来健康风险。路边卖月饼的商贩大多是手机勒摊位。当食品安全出现问题时,很难追究其责任。记者了解到,北京等地出台监管措施,要求对回收月饼进行集中统一销毁。早在2017年,“季节性食品制度”就在北京食品生产企业试点实施。根据该制度,食品生产企业必须自月饼生产之日起每天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月饼产量、销售量、销售去向、退货量、销毁量等信息。中秋节过后,监管部门还将对节后月饼的处置情况进行检查。通过核查记录、流向监控、现场检查、销毁等方式,加强节后过期月饼馅料的处置处理,防止过期和回收食品回流市场。t。上海建立的“月饼回收和报告制度”意味着,经营者必须向监管部门报告不能销售的月饼,无论是否过期。庆祝活动结束后,月饼还剩多少,去向都有明确的记录。其目的是防止商家使用回收月饼或过期月饼作为其他食品原料,或通过改变包装以其他形式销售。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还明确,超市、商场等食品经营者必须加强对其经营食品的日常检查,对接近保质期的食品进行分类管理,并作出特殊标识或者集中陈列销售。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生产经营食品添加剂、用超过保质期的原料、食品添加剂制成的食品。e 被禁止。封面新闻记者赖芳杰实习生甘小凡摄影报道责任编辑:张菊发言时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